无量子解读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功成不处

分享到:
点击次数:1842 更新时间:2020年04月17日13:51:26 打印此页 关闭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①,其不欲见贤②。

【注释】

①处:有“占有”的意思。

②见:通“现”,表现。

【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位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弓弦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要把它拉满一些所以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剥夺不足的用来奉养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把有余的拿来补给天下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人有所作为而不子持功高,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他不愿表现出自己的贤能。

【解析】

这一章讲天道的法则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和人类社会的情形恰好相反。圣人成功后不居其功,正是效法天道的法则,用自己的有余补天下的不足。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在句中,“损”与“抑”指的是节制的意思。“不足”与“下”可以理解为“因弱小而一无所有”。事实上,这里的抑、举、损、补,它们作为动词,都指的是为整体的和谐而作的一种协调工作。另外,这里的高、下、有余、不足都是一种不和谐的状态。在这几句中,老予以天之道与人之遭作比较,突出天之道的博大和人之道的渺小,从而得出人之道要效仿天之道的结论。在阐述天之道的时候,老子把天之道比喻成张开的弓箭,人们张开弓箭目的是为了射捕猎物,所以箭头的方向要随着猎物的移动而改变,高了压低它,低了抬高它;有余的就减少,不足的加以补足。因此,天之道就是减少有余而补充不足的。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阐述完天之道以后,老子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人之道。什么是人之道呢?就是人类统治者所奉行的社会法则。人之道与天之道截然相反,人之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在老子看来,人之道是造成天下贫富不均和权利不平等的根源。而天之道则是为了追求平等,所以它能长久,能够使人心安宁,防止动乱的发生。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有道者”即得道者,指的是认识世界道德本质,自觉充当道德主体并能遵循道德行事的人。在这一句中,老子自问自答,进一步说明了有道之人的行为特征:有道之人会把自己多余的衣物、粮食和财物拿出来奉献给贫穷的人,以达到社会均等的目标,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定。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为”指的是圣人统治人类社会的话动,这种活动与道统治世界的活动相一致,目的也是为了协调人与人的活动并使之保持和谐统一,所以它是超越个人意志的活动。“不欲见贤”意为不追求、不贪图他人更为优越的生活条件或生活待遇。换句话说,也就是与人民同甘共苦。在本章的末尾,老子以圣人的所作所为得出了一个结论:圣人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功高,会把自己多余的部分分给不足的人,绝不炫耀,绝不居功自傲,而是始终保持谦和、恭敬、卑下的德行。

王弼《道德经注》

与天地合德,乃能包之如天之道。如人之量,则各有其身,不得相均。如惟无身无私乎?自然,然后乃能与天地合德。谁能处盈而全虚,损有以补无,和光同尘,荡而均者?唯其道也。是以圣人不欲示其贤,以均天下。

与天地具备相同的品质,就能像天那样具备宽容、广泛接纳的品质。人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局限,没法变成都一样的。只有轻视自身、没有私欲才能做到这样吧?回到自己自然形成的状态,然后才能具备天地所具备的品质。能够做到在圆满的状态还能顾及、填补空虚的事物,使多余的减损,不足的增加的;能够与光芒和谐,与尘土混同,影响广大而平均的,只有道。所以圣人不显示自己的贤能,是为了让天下平均,而不是以自己的突出打破这种均衡。

苏辙《老子解》

张弓上筋,弛弓上角,故以况天之抑高举下。天无私故均,人多私故不均。有道者,赡足万物而不辞。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非有道者无以堪此。为而恃,成而处,则贤见于世。贤见于世,则是以有余自奉也。

上了弦的弓送给别人时要把弓弦朝上,没有上弦的弓送给别人时要把木质部分的弓角朝上,老子以此来比喻天压制高的事物,提举低的事物。天没有私欲所以能够对万物一视同仁,人的私欲多,所以有所偏向。有道的人,养育万物不辞辛劳。为别人做得越多,自己拥有的就越多;给予别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就越多,没有道的人没法做到。有了作为就以此自傲,有了成果就想利用它带来的好处,贤能就展示在世人面前了。贤能展现出来了,就是以自己的丰足、专长来侍奉自己。

上一条:无量子解读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柔之胜刚 下一条:无量子解读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柔弱处上